拥有专用的纯电平台,才算得上跨入了电气化时代。如今大众已经渐入佳境,自ID.4之后,大众在国内推出了MEB平台的第二款纯电车型——ID.6 CROZZ。从网上的反馈来看,大家似乎非常关注其续航和空间表现,究竟表现如何,请观众老爷继续往下看。
本次MoMo试驾的车型为ID.6 CROZZ PRO长续航版,补贴后售价27.98万元。后置单电机驱动,最大功率为150kW(204PS),峰值扭矩310Nm。电池及续航方面,采用一组容量为84.8kWh的电池包,工信部综合续航里程为565公里。
标准SUV造型:
ID.6 CROZZ与ID.4 CROZZ相似,最大的区别就在第三排,如果说ID.4 CROZZ走得是时尚运动风,那么ID.6 CROZZ就是实用派,前者更像个两厢掀背车,后者的长相才是人们印象中的标准SUV。
灯厂本厂:
如今大众玩灯玩得不亦说乎,IQ.Light的名号已经打响。常规照明方面,ID.6 CROZZ配有矩阵式大灯,亮度和铺路范围相当优秀,还有随动转向功能。而在逼格方面,前后光车标,贯穿式中网灯和尾灯,以及带动态效果的矩阵式尾灯,居然连行李架都带有氛围灯,将辨识度直接拉满。
空间测试:
ID.6 CROZZ的车身尺寸为4891/1848/1679mm,轴距达到了2965mm,空间表现非常令人期待。座椅布局方面,只有顶配是6座布局,其他均为7座。
5座模式不必多言,第二排座椅退到最后,腿部空间绝对有保障。第三排座椅收起后,后备箱的容积巨大,地板下方还有两层容积非常可观的储物空间。一般情况下,用户都会使用5座模式+大后备箱作为日常的使用布局。
7座模式,前中后坐3个175-180cm身高不顶腿,能够坐得下,但不要奢求宽敞,如果一家人有高有矮更是OK的。舒适度方面,第三排座椅小板凳,所以仅推荐应急使用。
还是前面说的,ID.6 CROZZ平时就是大五座,后备箱空间很大。第三排属于应急,乘客按照身高调配一下,一般能坐得下。另外,鉴于第三排利用率不高,7座版本(5座)比6座实用性更高。
极限条件测续航:
首先说说测试条件,此次试驾从雅安康定,四分之三为高速路段,海拔爬升2000米,四人+行李,全程开空调(冷风),座椅加热1挡,高速和下山用B挡(强动能回收),无激烈驾驶,按照限速的最高时速开(80/100/120km/h)。
表显电量94%34%,消耗60%,
表显剩余里程430km165km,消耗265km,
实际里程183km。
续航成绩不能只看表面,首先高速就是电动车最耗电的工况,外加还有爬坡,光是把车加人总共2500kg东西抬升2000米,克服重力势能折算下来就要14度电了,也就是84.8度电池包中16%+的电量,这还没考虑上坡衍生的效率下滑之类的。
183km的里程,电量从94%到34%,中和掉16%的电量用来克服重力,183km用了44%的电量,算出来满电有415km,实际上因为电机更高功率输出能量损失会变大,所以平地测的话,MoMo估计高速续航能到450km。考虑到ID.6 CROZZ的尺寸,能耗水平真心不差。
讲真,大众真是实在,搞这种高速+爬山路线,费力不讨好,如果行程反过来,估计能得出续航炸裂的结论。想当年,某品牌电动车的试驾活动就从八达岭长城(海拔1238米)一路下坡回北京(海拔40米)。
驾驶感受:
舒适、稳重、迅速,是MoMo对于ID.6 CROZZ的印象。前麦弗逊式独立悬架,后五连杆式独立悬架,偏向舒适性调校,对于细碎振动过滤非常彻底,避震算是比较柔软,过沟过砍的压碎回弹很干脆,遇到坑洼直接压过去就好。
底盘非常整,底盘的电池组增加了车身的抗扭刚度,这是电动车天生的优势。唯一的不足就是底盘厚重感和隔绝感不够极致,高级感的营造不够,毕竟价位摆在这里。
转向沉稳,手感扎实,转向和回正力矩适中,指向性也好,底盘响应对于这个尺寸来说也算优秀了,挑不出什么毛病。让人更加惊喜的是ID.6 CROZZ的转弯半径,大众对ID.6 CROZZ的底盘和悬挂进行了优化处理,并扩大了前轮拱,增加前轮的转向角度。
作为一款车长4891mm、轴距2965mm的中大型SUV,其最小转弯半径只有约5.2m,什么概念,比高尔夫还小,这种感受还是非常奇妙的,尤其是你在掉头的时候,一把过的感觉太爽了。
总结:
作为专为中国市场打造的车型,6座/7座、中大型、纯电、SUV,好像ID.6 CROZZ每个身份都能直击中国消费者的需求。与传统油车做出了差异化,又不会像新势力那样各种噱头用力过猛。一辆踏实、好用、价格便宜、质量过硬、续航优秀的纯电动车,才是大部分消费者所期待的电动车,ID.6 CROZZ显然符合这样的气质。待产能上去之后,相信不管是ID.6还是ID.4,都会取得不错的销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