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摄影 | 小魔
家轿王轩逸是日产在中国市场最能“打”的车,能打到其他所有日产车型加起来销量也没有它一款车多。不但如此,2018年轩逸累计销售达到467638辆,在国内车市整体销量下滑的大环境下,它还逆袭夺过了大众朗逸的轿车销量总冠军头衔。就在今年5月,轩逸系列的总销量则正式突破了300万辆的大关。
不过紧凑级家轿的竞争环境一向惨烈,再能打的车面对竞争对手纷纷换代,底气也会愈发不足。于是在今年上海车展,东风日产就全球首发了轩逸的第14代产品,让大家先过过眼瘾。在7月中旬正式上市之前,我们有幸在钟林毓秀的成都青城山、街子古镇、道明竹里,提前试驾了第14代轩逸,为大家带来新鲜的一手体验。
形似“小天籁”,外观更加犀利动感
为了摆脱曾经造型圆润的“买菜车”给人留下的平庸印象,日产这些年下了不少功夫。整体上来讲,诞生于雷诺-日产CMF平台的新一代轩逸,在造型上更加年轻运动,也更犀利张扬。全新的V-Motion 2.0家族前脸,让整车看上去就像小号版的天籁。新款车型的整体尺寸为4641×1815×1447mm,轴距为2712mm。
第14代轩逸的高度降低56mm
宽度增加了55mm
视觉上更加运动低矮
全新的回旋镖式LED大灯,共有15颗LED灯组成
主动式进气格栅搭配优化的车身设计
令整车风阻系数降低到0.26Cd
后窗向下延伸的黑色饰条
营造出更低矮、更动感的视觉效果
双五辐抛光轮圈,搭配215/50 R17米其林浩悦静音轮胎
熏黑式尾灯同样采用回旋镖式设计,但并非LED光源
摆脱“油腻大叔”风格,内饰品质明显提升
如果说上一代天籁运动的造型与“油腻”风格的内饰造成了严重的表里不一,那么新一代车型的内饰就完全没有这个问题。全新设计的内饰风格更加迎合现代人的审美眼光,顶配版车型采用双色内饰搭配悬浮式7寸中控触摸屏。车内采用大面积的软包材质,触感柔和而有弹性。
内饰整体造型更加年轻,也更具质感
仪表并没采用时下流行的全液晶仪表
为机械+7英寸液晶仪表组合
显示清晰且功能丰富
可以显示导航信息
驾驶辅助方面,配备7项日产i-SAFETY智能主动安全系统:
包括IFCW超视距碰撞预警、EAPM油门误踩纠正、
CTA倒车车侧预警、IDA疲劳智能预警、
IEB预碰撞智能刹车、BSW变道盲区预警、
LDW车道偏离预警
三辐运动式平底方向盘握感良好,真皮触感不错,
三点钟位置的按键区应该是巡航系统的控制按键,但车辆并未配备
方向盘配备语音控制按键,
但语音控制仅能控制音乐与导航,比较简单
8寸悬浮触控式中控屏不算大,但好在反应灵敏,
且搭载日产最新交互系统及双屏智联娱乐系统,
不过试装车的功能不全,无法展示
天窗为同级车中常见的小天窗,面积不算大
中控台出风口采用三炮筒设计
除了质感更好,风格也更显年轻
更大的驾乘空间以及明显提升的舒适性
对于这款全新的换代车型,在个人看来其最大的亮点就是大幅提升的后排空间与乘坐舒适型。除了拥有超大的后排腿部空间,新轩逸的NASA座椅不但更加柔软,也能提供更好的支撑性。特别是后排座椅角度设计非常合理,能提供从腰部到背部的贴合支撑,即便是长途旅行也不会腰酸背痛。
调整到适合的驾驶坐姿后,前排的头部空间仍有两拳距离
新一代轩逸轴距增加了12mm,宽度增加了55mm,因此后排无论是横向空间还是纵向的腿部空间都有很大提升。体验小哥身高为170cm,在前排副驾调整到适合位置后,后排还有三拳的距离。后排座椅提供的中央扶手填充物非常柔软,依靠舒适
整车高度的降低还是会对后排头顶空间产生一定影响,坐直后还有一拳距离
对于后排来讲唯一的美中不足就是后排只配备了一个空调出风口,
并未设置USB电源接口,有点寒酸
为了方便车主装卸更多的物品,
轩逸特地设计了更低、更宽的行李厢开口,不过后排座椅不支持放倒
操控性与燃油经济性更强
动力系统方面,轩逸全系配备HR16 1.6L自然吸气发动机与CVT变速箱组合。虽然HR16发动机已经用了很久,但可靠性有保障。而且日产也对其作出了技术升级,目前第三代HR16已经将最大功率与峰值扭矩分别提升到102kW与169Nm,并且达到国六排放标准。油耗方面新轩逸表现出色,官方给出的综合油耗仅为4.9L/100km。
第三代HR16发动机配备镜面熔射缸孔技术、
e-VTC电动连续可变气门正时控制技术、
TCV多级扰流控制技术、EGR废气再循环系统4大技术
CVT变速箱除了节能模式外,还新增了运动模式
轩逸虽然升级了发动机,但整体上它仍然不是一款适合激烈驾驶的车型。踩下油门会明显感到动力上升非常线性,并且在0-40km/h的车速范围内动力响应非常迅速。不过这种表现在车速提升后,就有点不得劲了。尤其是油门到底后,虽然发动机会用它的轰鸣声表示它已经收到指示,也在卖力工作,但你得等上那么一段时间车子才会把速度提升起来。制动方面感觉仍然偏软,初段制动力不是很大。
就经济型家用轿车的定位来讲,动力稍弱点其实不是什么问题。并且车辆在80-100km/h的车速时,其风噪和胎噪都抑制得很好,车内乘员均可以正常交谈,可见日产在NVH上下的功夫是足够的。
要说操控,原本的轩逸并不擅长。不过,此次试驾厂家特地选择了山路来让我们体验,证明他们对新轩逸的操控还是很有信心的,而整体试驾下来也确实给我带来更好开的驾驶感受。首先,方向盘手感不再像以前那样轻飘飘,而是变得更加沉稳。更低的重心设计,也让车辆的操控稳定性提升不少,令高速和弯道驾驶增加信心。悬架部分的整体调校感觉也更硬一些,在小范围颠簸下滤振性挺不错,且路感更清晰了。转弯时,悬挂的支撑效果也非常好,侧倾很小。
在山道驾驶中,最明显的感受就是车辆在转弯时的循迹性控制得很棒,过弯非常稳健,能给人充足的过弯信心,入弯时只需要轻微减速就能顺利通过,而不需要提前大力刹车。日产表示这是因为车辆配备了IDM智能公路稳行系统,这套系统包含ITC智能循迹控制、iEB智能发动机控制以及IRC智能稳行控制三项技术,能自动控制发动机、转向和刹车,让车辆能更加贴合自己的驾驶意图。
小 结
总体来讲,新轩逸的整体感受还是非常不错的,好看的外观内饰、优秀的空间与驾乘舒适性,再加上好开省油。其实,厂家的这次升级也算是对症下药,正好就是针对轩逸购买人群最看重的几点问题作出调整。
不过配饰方面不好说,由于是试装车,虽然是顶配版,这款车上有许多常见配置并未设置,比如遮阳板的化妆灯、定速巡航、后排的USB接口,甚至没配备国人最爱的全景天窗,不知道是否会在量产时有所调整。
但是话说回来,在配置面前,更经济实惠的售价比什么都重要,如果这款车能在上市时最终给予消费者一个合理实惠的价格,那么相信它家轿销量冠军的称号还能再保持长久一些。
本文原作者为陈如飞,转载请明:注橙果余汽车网出处!如该文有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删除,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