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IDE|
■ 宁德时代靠什么站上风口?
■ 万亿市值到底贵不贵?
■ 未来要保持高增长面临哪些困难?
作者|刀客
编辑|何玥阳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新能源汽车能够在中国迅速普及,一个福建小伙默默做了十几年的贡献,才让中国牢牢抓住了新能源汽车的“芯”,实现了“日本人发明了锂电池、韩国人把它做大,中国人把它做到世界第一”的梦想。
这个中国人叫“曾毓群”。
他出生在福建一个普通农民家庭。17岁,考入上海交通大学船舶系,毕业后分配至国企,只待了三个月,曾毓群就因为“才华未得到充分施展”主动放弃自己的“铁饭碗”,转而进入一家日本的新材料巨头公司,31岁就成为这家公司唯一的中国大陆籍总监。
同样因为“不安分”,1999年,曾毓群跟人合伙创立了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ALT),为各家企业提供各式电池,宁德时代便是脱胎于此。
如今的宁德时代是创业板的绝对一哥,市值过万亿。曾毓群以超过3000亿的身家战胜了李嘉诚、马云,成为排名第三的中国企业家。
伴随着宁德时代股价暴涨,各种质疑纷涌而至,宁德时代是不是太贵了?护城河在那里?业绩翻倍是否能持续等问题,本文会将做一一回答。
01
宁德时代靠什么赚钱?
创业板从来不缺疯狂的故事,也不缺疯炒的妖股。
这一届“一哥”宁德时代同样疯狂,动态市盈率170倍,作为一家动力电池企业,市值高达1.3万亿,成为A股第四大上市公司,市值相当于1.5个中石油,3个中芯国际,近4个东方财富,8.5个中兴通讯。
宁德时代的大涨给创业板带来了巨变,7月13日,创业板指数一度超越上证指数,这是创业板12年历史中的首次,整个市场沸腾了。
以前创业板也有龙头暴涨十几倍的情况,万亿级的庞然大物还是第一次出现。
宁德时代为何这么猛?
如果不考虑市场情绪,企业享有高估值,其特点无外乎两种:赚钱能力强和成长性好。
赚大钱的公司至少会在产品、营运能力和运用杠杆三个方面占其一。
产品有竞争力表现为高毛利率,营运能力强表现为高周转率,善于撬动更大的资金表现为高杠杆。这三个方面构成了“股神”巴菲特最看重的指标——ROE,即,净资产收益率,这个指标代表的是股东投入的一块钱在一年内获得的收益是多少。
茅台是高毛利率的典范,房企是高杠杆和高周转的代表,都有不错的净资产收益率。
把宁德时代与茅台进行对比,可以看出宁德时代只有在运用杠杆的能力方面稍微优越一点,但在制造企业里,55.82%基本是行业平均水平,所以宁德时代赚钱的能力算不上突出。
再来看成长性。从过往的数据看,宁德时代是不容质疑的高增长,从2014年到2020年,收入增长58倍,年复合增长率96.81%,扣非净利润从1309万元飞升到42.6亿元,增长了325倍。
宁德时代能够多年保持超高速度的增长,原因只有一个,就是押中了动力电池这个高景气赛道。
02
如何踩准风口的?
从汽油车到电车,不仅是发动机换成电芯,更是一场汽车工业的革命,中国也看到了一次在汽车工业上弯道超车的机会。
2009年,中国开始对新能源汽车采取“用补贴砸赛道”的模式,2009-2017年,政策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直接投资超3900亿,占同期新能源汽车销售总额约42.4%。
政策的效果立竿见影,经过10年发展,2020年国内市场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36.7万辆,2014-2020年销量年复合增长率达62.3%。
虽然补贴带来了一些乱象,但在新能源赛道上,中国的战略和决策总体可以说是高瞻远瞩。近些年,欧美国家开始反应过来,迎头赶上。
2020年1月,欧盟开始执行全球最严碳排法规,2020年销售的95%新车碳排放必须达到95g/km,同比降幅需要达到22%,而此前每年的降幅约为3%~4%。
惩罚力度也是巨大的,每超出1g要缴纳95欧元罚金,如果不执行这个政策,一辆车要交1万欧的罚金。
不同于欧洲的高压政策,美国使用了一贯的刺激方案,在拜登发布的2万亿刺激计划中,新能源汽车得到了重点支持。
新能源汽车成了一条“国家级”角逐的赛道,各国政策共振也让新能源汽车爆发元年快速到来。
从市场空间来看,2020年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只有4%,到203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有望达50%以上,未来15年还有11倍的空间。
油气车时代,谁控制了石油,谁就控制了所有国家。电车时代,动力电池将是车上的 “石油”。“芯片被禁了可能补不上,电芯被禁了我们能补上”,动力电池是每个国家必须争夺的战略制高点。
作为储能装置,动力电池是电动汽车最重要的部件,相当于心脏之于人体的地位,在电动汽车整车成本中,占比高达30-40%。
动力电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宁德时代能够押中这个赛道,多少有些幸运的成分。
1999年,曾毓群与两位伙伴一起创立ATL,因成功解决聚合物锂电池的鼓气问题而一鸣惊人。2004年还拿到了苹果ipod订单。
由于竞争对手的价格优势,2005年宁德时代背后的三大投资机构一同撤退,宁德时代又卖身给了曾毓群的老东家——日本TDK集团,ATL成为了一个100%日资企业。
正是这一次股权变动,催生了宁德时代。
2011年,因为国家法规限制,外商独资企业无法生产动力电池,曾毓群与黄世霖决定将动力电池团队完全独立出去,成立了宁德时代(CALT)。
宁德时代能够站在潮头,除了技术过硬,还和政策密切相关。
锂电池一直存在技术路线的争论,最著名的是“三元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的争论,宁德时代和比亚迪是双方的代表,宁德时代成立之初就坚持三元路线。
三元锂和磷酸铁锂技术之争,核心的分歧主要是两点,三元锂电池具有续航能力强的优势,但安全性较弱。而磷酸铁锂电池续航能力偏弱,安全性偏强,而且磷酸铁锂还具有10-15%的成本优势。
在新能源汽车发展前期,续航能力是一个痛点,政策方面主要根据续驶里程划档补贴,续驶里程越高,单车补贴额也越高。
宁德时代脱颖而出,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从2018年的26%上升到了2020年的46%,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遥遥领先支持磷酸铁锂政策的比亚迪。
目前的动力电池行业是寡头竞争格局,全球前五家企业占了79%的份额,这意味着动力电池龙头企业可以率先享受新能源汽车爆发的盛宴。
03
能不能保持高增长?
宁德时代高增长是技术优势与政策共同带来的。
而随着国内新能源行业发展逐步成熟,政策方面做出了相应的调整,《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中不再对能量密度、续驶里程等设定目标。
也就是说,宁德时代靠政策倾斜获得的先天优势正在消退。
未来哪条技术路线能够占得上风主要由市场决定。
目前,各个城市基础设施逐步完成,特别是充电桩大规模建设,磷酸铁锂续航能力弱的缺陷会得到一定程度的弥补。
反观三元锂电池的短板,安全问题一直是个不定时炸弹,尤其是去年夏天,有媒体统计,七月和八月份两个月里能源电动车自燃事件发生了近30起,三元锂电池的安全隐患一度引发热议。
2021年磷酸铁锂的电池产量大增,这也表明了车企的选择。
宁德时代在三元锂电池方面具备绝对的技术优势,虽然宁德提倡平衡发展,但在磷酸铁锂领域短板比较明显。比亚迪在磷酸铁锂电池技术方面的优势,宁德时代短时间里很难超越。
电动车发展到现在,替换电池就像手电筒换电池一样简单,车企并不需要为换供应商付出高额的成本,一旦磷酸铁锂电池再次成为主流,比亚迪很可能重回第一宝座,而宁德时代面临的将是“买方市场”。
车企除了可以选择换一个供应商,还可以选择自建电池工厂,而且已经有车企这么干了。
动力电池行业有高资本投入、高技术壁垒和高不确定性的特点,一般车企不会盲目上马,但正如上文所述,动力电池占整车的成本较高,大约为30%~40%。
为了控制成本、不被卡脖子、不需要将整车核心参数交给供应商,车企仍然有自建电池厂的动力。特斯拉,长城汽车、大众、戴姆勒已经在自研电池,自建电池厂,这是悬在宁德时代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政策偏移、安全隐患抵销技术优势、车企自建电池厂的预期,宁德时代的护城河似乎在被瓦解,收入保持前几年的高增长,恐怕比较困难。
再从利润水平的角度看。
宁德时代的毛利率连续四年下滑,这还是在宁德取得国内50%以上份额,全球占有率第一的情况下。
毛利率代表企业两方面的能力,一是对成本的控制力,二是企业产品的议价能力,也就是当成本上升时,企业是否可以通过提价把“压力”转移出去。
宁德时代毛利率连续四年下跌,就是因为对上游话语权很弱。
碳酸锂在电池原料成本里占了50%,在电池中总成本占了10-15%,2014年碳酸锂价格只有4万左右,2021年碳酸锂价格达到8万,翻了一倍,其他的相关材料,如钴,接连涨价,有“钴奶奶”之称。
宁德时代在上游锂矿、镍矿、钴矿、碳酸锂和氢氧化锂、正极材料、锂电设备等领域进行投资布局,就是为了减少上游成本上涨带来的冲击。
全球大放水加上新能源汽车行业爆发,短期来看,原料价格上涨的趋势很难扭转。
长期来看,宁德时代可能会面临规模不经济的困境。
规模经济理论就是,当企业产品绝对量增加时,单位成本会下降,通过扩大经营规模可以降低平均成本,从而提高利润水平。
在三元锂电池这里不能完全适用,这是宁德时代的又一个弱势。具体来说,是因为其上游的原材料比如钴,是稀有金属,地球上储量总共就那么多,当用到一定程度之后,价格必然会大幅上涨。
总体来说,宁德时代虽然是全球的老大,但是上游有大宗,下游是车企,在产业链上的话语权不强,未来也可能有较多致使其利润水平下降的因素出现。
04
结语
护城河是价值创造可持续性的关键,巴菲特说过“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弄清楚公司周围有多大的护城河。当然,我喜欢的是一座大大的城堡,环绕着一条有食人鱼和鳄鱼的护城河。”
宁德时代通过大规模的“押注”来巩固自己的护城河,在新能源汽车的边界没清晰之前,护城河的安全也是相对的。
三元锂和磷酸铁锂争论还在继续,车企自建电池厂的预期也持续存在,宁德时代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能否守住护城河成为关键,再没解决这些问题之前,质疑也会一直存在。
伟大的科技企业都有高估的阶段,有些企业继续前行成就了伟大,最后不再高估,有些企业则成了永久的泡沫。
投资本身就是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押注,时间会检验一切。
— END —
[1]华创证券深度报告:全球龙头地位稳固,产业布局协同共进。
[2]宁德时代系列之一——复盘篇:动力电池龙头十年万亿成长路。
[3]到底是谁蹭了谁的热度?宁德时代(CATL) or 宁德新能源(ATL)?
[4]“打败”李嘉诚、身价超马云的曾毓群,讲述科技战胜地产之财富神话。
[5]曾毓群,“赌性坚强”的电池大王,马斯克背后的男人。
[6]《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
如果没有补贴,你会购买新能源汽车吗?
----全文到此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