赌约只是一种有限责任的约束形式,完成"超级工厂″的最低目标,根本目的是鞭策实现双赢,谋求可持续经营健康发展五年、十年、十五年、更长。倘若收回土地工厂,一拍两散,就是双输,没有赢家。
三十多年来,合资经营汽车项目喜忧参半,但是并没有一家的产品具备批量出口国际化竞争能力,而是同室操戈相煎急。
这次是大手笔的挑战试错,祝愿上海汽车工业勇做领头羊,雄起!
引进特斯拉肯定不是闹着玩的,一定希望它能做起来,现在来看,特斯拉也是不负众望,成功的带动了国产新势力的发展,尤其是市值,特斯拉已经最高突破8300亿美元的市值了。
国产造车新势力市值也大幅提升,蔚来市值在最近突破千亿美元大关,超越了大众汽车的市值。目前蔚来汽车市值排在行业第三,仅次于丰田和特斯拉。
网上流传的赌约大概是这样的:
2023年起,每年必须纳税22.3亿。
五年内,在上海工厂投入140.8亿人民币。
所以,特斯拉要拼命降价,上规模啊!
不过,每年20多亿的税,五年投入140亿,这对特斯拉来说就是小菜一碟了。
特斯拉Mode Y推出就狂降16万,当天的订单据说破10万,官网崩溃,线下挤爆,太狠了。
你看到的是上海与特斯拉的赌约,实际上这可以拿国内新能源电动汽车产业来做得赌注,怎么会希望特斯拉输掉呢?国家在新能源电动汽车产业上已经补贴了几千亿了,就是因为这几千亿没有发挥作用,所以才把特斯拉引入来当鲶鱼,要激活国内这批电动汽车的玩家。
特斯拉当时确实也很困难,徘徊在破产边缘,所以一方面上海给予贷款,另外一方面还让特斯拉独资建厂,还签了对赌协议。这个事情上,特斯拉也挺争气的,不但一年就建成投产,而且2020年整年年产量达到了25万辆左右,大大缓解了产能压力,其实特斯拉之前就是一直产能提升不上去。
同时特斯拉虽然是割韭菜,但是逐步的降价以及零配件的国产化,大大刺激了国内众多的电动汽车玩家,在激烈竞争下,不行就很容易被赶出这个圈子,所以不管怎么样,特斯拉引进来是非常好的一招,而且现在马上就达到全部零配件的国产化,相当于带领了一批生产链上的供应商出来。
目前看电动汽车本身的目标是燃油车,电动汽车内部虽然有竞争,但是还是整体是对燃油车的竞争,那么特斯拉不光在纳斯达克狂飙突进,一年股价上涨了700%多,可见现在电动汽车领域多么火爆。
特斯拉、比亚迪、蔚来、理想、小鹏、威马、哪吒、几何、零跑、恒驰、岚图等等,现在太多电动汽车界的造车新势力了,这个跟特斯拉的引领还是很相关的,特斯拉相当于打开了这个大门,所以玩家蜂拥而至,目标只有一个,取代燃油车。
这一招才是电动汽车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一招,补贴只能养懒人,但是竞争可以让厉害的脱颖而出,现在就是竞争的时代,2021年,相信也是电动汽车火爆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