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on Y单纯从外观来看,就是一款很大胆的产品。我个人还是最喜欢那款神似海湾石油涂装的版本,简直是马路上最亮的仔。它的定位其实让我想到了已经停产的东风本田杰德,从功能性出发简直就是小号奥德赛。
再加上10.46-14.86万元的售价,以及NEDC 410-600公里的续航,似乎只要没什么硬伤应该很好卖。
官方在早期宣传的时候也抓住空间上的特点搞事情,比如座椅放倒变成一个影院模式。
在广汽埃安APP上可以买到投影仪和幕布,我去APP一看好家伙已经售罄了。还想买的可以照着这个配置单,单独采购。一开始觉得这个功能拓展有些傻,但生活就是在这些小折腾中寻找快乐也挺好。
空间方面,第二排的腿部空间已经有点冠道的感觉了,官方更是宣称其有S级后排的表现。第二排座椅放倒后,我的后街mini自行车可以放进去,无压力。
从购买的角度来说,全系顶配与次顶配才是最值得买的。而且二者之间的差异就两点,一是14.86万的顶配为皮质方向盘,13.56万元的次顶配为塑料。其二顶配使用容量为76.8度的三元锂电池,次顶配则是61.3度。
前者可以NEDC 600公里,后者则是500公里。如果是我买,我肯定顶配。一方面又不用真的买,另一方面续航多点,可以缓解焦虑。其实续航焦虑本质上是充电焦虑,所以大家选购纯电车型还是按照实际需求也要考虑有没有良好的自有充电或公共充电条件。
一切理论都准备就绪了,我们找来一辆13.56万的次顶配车型。去公司附近的充电站请它吃点口粮,从72%电量剩余357公里的续航,花费45分钟冲至98%,表显续航为487公里。
因为App有优惠,减免了停车费和服务费,实际只花了14.24元。
OK,我们开始很不严谨的续航测试。之后为了拍摄抖音,带着220斤的大娘和满脸痘的申屠去钉钉大楼附近踩个点,天气热全程都是22-23度的空调。电量降至93%,续航为465公里。此时实际行驶12公里左右,表显续航减少了22公里,有点吓人。
这说明车上还是少坐大娘这样的大人物,太耽误事。电量似乎就和手机一样,有的初段很经用,有的后段才彰显实力。
OK,这还只是前戏。接着我单人驾车以I-PEDAL单踏板模式从杭州开往106公里外的嘉兴,其中高速占61.2%,城市道路为38.8%,基本压着最高限速跑。算是一个比较常见的城际出行路况。
最后Aion Y得出的驾驶数据就是自上次充电后共计行驶118公里,耗电20.5度,剩余64%度电,续航319公里。而此次共行驶118公里,实际表显少了168公里左右。
也就是说,在我们切合实际用车环境下,其在高速城市六四开的路况下,可以实现70%左右的NEDC续航。
这是属于夏季的状态,冬天会怎么样有待我们后续有机会再验证。
另外返程的时候,我也留意了一下续航。在嘉兴市转了转,出发时剩余57%电量,续航为282公里。行驶103公里之后,表显续航为剩余125公里,电量还剩下25%。
此次试驾全程共行驶239公里,表显续航消耗了362公里,此时达到NEDC的66%左右。虽然比值不理想,但从实际出发70版本的Aion Y 满足一次250-300公里的城际出行没啥问题。
我个人觉得NEDC标准不是那么贴合实际,更新的CLTC标准可以说更离谱,还是WLTP更有参考意义。这部分内容其实都可以单独写一篇文章了。
在动态驾驶感受方面,我对Aion Y的第一印象就是车头的距离难预判,可能是挡风玻璃夹角太“锐”的原因。会瞬间让你没有安全感,恨不得把座椅调到最高,使视线能覆盖一点点车头。
这个问题开一会儿也就习惯了,值得夸赞的就是Aion Y A柱有三角窗的设计,这方面视野很通透,在鱼缸里开车一样。
Aion Y虽然和之前我们试驾的Aion V一样搭载一台最大输出184马力的单电机,但它的扭矩只有225牛·米,不及Aion V上的350牛·米。
不过日常开起来,绝对动力有点2.0L自吸发动机的感觉,加上电机的输出特性,高速超车也够用。
驾驶模式方面,我很奇葩的居然喜欢I-PEDAL模式,主要是Aion Y的I-PEDAL实际体验就会发现它是很舒服的两段式,当你松开电门踏板之后,它会进入一种预备动能回收阶段,有制动感,但不难受。
之后你没有任何踏板动作,再进入强制动力的状态。只要习惯了之后,确实是开起来很得心应手。底盘感受方面,整体偏中性,有电池组的存在,自带厚重感。
我认为对侧向的支撑一般,虽然动力响应轻快,但弯道老老实实开,别太骚。悬架舒适度也一般,感觉悬架行程太短了,通过稍微大点坑就感觉不是前悬磕了下巴,就是后悬摸了屁股。主要说的是动势,没有真的磕着碰着。估计这和后悬采用扭力梁结构有关系,遇到颠簸一惊一乍很躁动。
Aion Y的车道保持也有些画龙,广汽的车好像都这样。但比之前Aion V好些了,日常还是选择自己开更惬意。虽然Aion Y不完美,但其中的瑕疵,我猜普通消费者难感知到。
总结一下,Aion Y从空间实用性、颜值、路权来说,真的是利器,卖得好也很正常,满足很多消费者的需求,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