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资讯新闻_汽车行情推荐_汽车信息动态-橙果余汽车网

谁在为尚未交付的零跑C11买单?

陈泉崎 141 0

导语:最为弥足珍贵的是,在助力C11顺利量产交付的过程中,因为诸多用户的参与,零跑与其之间的关系,正在变得亲密无间。

文章开篇,试问谁能回答“车企董事长亲自当司机”,让用户体验旗下最新车型,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此刻,问题的答案,零跑汽车创始人、董事长朱江明与1名已经下定零跑C11的准车主们,或许可以做出回答。

北京时间7月28日,一场有关C11用户与车企高管面对面的活动,位于零跑杭州总部悄然拉开了帷幕。

零跑官方邀请媒体与准车主组成首席批评官,基于用户希望在零跑C11上新增棕色内饰的意见,针对全新开发的两款棕色内饰方案,进行初步评审,后续将择一款搭载于C11量产车型。

同时,朱江明更是亲自驾驶PPV阶段零跑C11,同时担当司机与产品经理,陪伴前来体验的车主们,共同感受这款车型量产交付前的状态。

整场活动参与下来,很多细节之处,都令人非常动容。从中也能明显感受到在C11最终量产交付的过程中,零跑一直在以用户为中心,并且致力于成为一家真正意义上的“用户企业”,而C11无疑更多肩负着触点的使命。

一套棕色内饰引发的思考

其实,起因非常简单,源于C11上市后某位迅速下定的准车主发给朱江明的一封邮件,内容中其明确表示:想要在C11上增加棕色内饰选配。

看到这里,首先想要向许多并不知晓细节的读者,分享一个小故事。

早在去年广州车展,C11正式对外亮相并公布产品部分信息的时候,棕色内饰的选配方案本身在列。但车展结束后,零跑内部又针对C11设计方案,进行了新一轮的设计优化,最终一致决定将用同样能够凸显豪华观感的紫色内饰,代替原有的棕色内饰。

殊不知,待C11正式开启预售,部分用户对于“棕色内饰”回归的呼声愈发高亢,加之本段开篇的那封邮件。

朱江明在看到这封邮件,知晓他们的需求后,第一时间与团队开会商讨并迅速响应,决定即使花费额外的开发、制造成本,也要尽量满足用户的需求。

随后,在短短39天时间内,进行了多种颜色调试和面料工艺匹配,全新开发出“木棕”、“陶棕”两种棕色内饰。

最终,有了评审现场,受邀前来的首席批评官们,对C11采用的豪华品质Nappa真皮与普通面料进行了对比,并对“木棕”、“陶棕”内饰进行初选投票。从结果来看,“木棕”内饰的受欢迎程度明显较高。

而零跑为了照顾更多未能亲自参加现场评选用户的感受,也宣布后续将在官方APP、官方微信、微博等多平台开启投票通道,确定最终版棕色内饰配置。

而这些首席批评官们,因为在C11上市交付进程中,对该产品不断的提出建议,还接受了朱江明亲自颁发的“C11首席批评官工牌”,成为了正式的“零跑人”。

平心而论,事情虽然不大,仅仅只是增加了一套棕色内饰选配,但是整场活动背后所承载的意义,却足够引发整个汽车行业的共鸣。

当新能源转型的浪潮愈演愈烈,购买一部智能电动车,潜在消费者所提出的要求,相比购买传统燃油车只增不减,怎样做出调整与应对措施,往往考验着一家企业的功力。

好在,值得庆幸的是,在C11身上,已经能够看到零跑的从容应对。

而自该车型开启预售以来,除棕色内饰外,还先后根据用户的切身需求,新增了前排双层玻璃、方向盘加热两项标配,优化了两轮后排座椅,选装包中也新增了前排座椅通风、后排隐私玻璃两项配置。

当然,这些配置都是在加量不加价的前提下完成的。

或许也正因如此,在朱江明眼中,C11的性价比优势早已是同级别最强,而他也很多次的将这款新车称之为“满配”。截至目前,据了解其大定订单,已超过6,000辆,并且还在持续增长之中,很多都是从T03转化过来的老车主。

尚未交付,却有这么多消费者买单。如此现象无疑也在充分证明,只有真正站在用户的角度出发,或许才是能够卖好自家产品的唯一解。

造一辆用户真正需要的C11

有时总在思考一个问题,当智能电动车变得愈发炙手可热,究竟用户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是相关产品力真的足够优异?是车企拿出一份足够具有诚意的定价?还是在交付过程中,能够感受到非常密切参与感?

或许,都至关重要。而用上述标准去评判C11,记忆拉回至2020年末,非常巧合的是,不知是否是故意为之,零跑C11的预售,恰好与手机行业绝对的性价比之王小米11的上市,同天召开。

发布会结束后,最大的发现便是其接下来想要走的硬核路线与小米11颇有几分相似。“怎么看这款车的配置单,都是一辆30万元纯电动SUV,没想到他们真的敢把售价放到16-20万元。”

当朱江明宣布C11最终分为三个版本车型,市场指导价分别为:豪华版15.98万元、尊享版17.98万元、性能版19.98万元后,同行的媒体老师说出了这样一番话。

这也与朱江明在2.0战略发布中所说,“零跑希望打造让全国人民都买得起的豪车”不谋而合。显然,自那时开始,零跑便决心为用户,拿出了一份足够具有诚意的价格。

开启预售的大半年时间内,大多读者对于C11的具体参数配置信息,早已不再陌生,而从实际反馈来看,其产品力也基本上做到了同级别最优。

但大家并不知晓的是,在该产品尚未交付的过程之中,一直都在听取用户的意见,并做到持续不断的迭代升级,也从侧面体现出零跑希望令用户感受到浓浓的参与感,而这恰恰也是其作为一家用户企业的责任。

活动现场,零跑C11的首席设计师,更是向在场所有人分享了从2018年1月设计团队画下C11草图的第一笔,历经近10轮的模型制作和3轮色彩样车的点点滴滴。

其中,令人最为记忆深刻的便是,当初期的C11即将敲定最终的设计模板,进行开模铸造阶段,朱江明突然递给了整个设计团队一张稿纸,上面画着他亲手绘制三联屏内饰布局。

“我觉得这样的内饰才能更加照顾到副驾乘客的感受,令每一位乘客都能感受到温馨舒适与极致的科技感。”最终,设计团队被朱江明的理由所说服,重新开启了迭代升级。

并且在C11于2021年1月正式开放预售之前,其整体的设计,其实一直在做相应的削减,因为在朱江明眼中,只有不断摒弃冗余的造型特征,才能以科技自然美学,让用户感受到有关怀的科技感。

换言之,做车主真正需要,而不是那些空有其表的设计,才是这款新车最终应该呈现在所有人面前的模样。相比之下,在出行与交互体验上,其则一直在做加法。

本次活动中,作为公司创始人的朱江明也亲自担当司机,驾驶C11 PPV阶段车,将三联屏、Nappa座椅、NVH、智能语音、雨伞区等功能,向首席批评官进行了全面的讲解及演示。

并且据他透露,类似于方向盘加热的功能,也将在最终量产版车型上所搭载。试乘过程中,更为值得分享的两个细节则是,当第一批体验官上车后,朱江明贴心的提醒大家系好安全带,并颇为熟练的展示上述C11的每一项亮点。

从他的一言一行中,明显能够感受到C11的整个开发、设计、制造,投入了诸多的精力与心血。

另外,今年4月结束的上海车展期间,位于零跑展台也曾亲自体验C11展车时,彼时感觉后排座椅的承托有些差强人意,令人有着一些乘坐“小板凳”的感觉。

大约三个月后,再次坐到本次C11 PPV阶段样车的身上,其后排座椅的高度、坐垫长度、填充物软硬度,明显得到改善。实际测量下来,坐垫高度也从29cm,上调至了36cm。

而这种创始人亲力亲为,用户有需求,车企立即做出反馈的感受,的确令所有人感到亲切和动容

至于所有下定车主最为关心的何时交付问题,朱江明表示,“一切都在如期推进之中。预计10月开启首批交付。8月将在吐鲁番开启高温测试,还将邀请部分用户做小范围体验,试乘试驾车也将在9月陆续到店。”

虽然依然无法尽善尽美,但是竭尽全力造出一辆用户真正需要的C11,成为了朱江明与全体零跑人的夙愿,在此过程中,用户也获得了非常浓烈的参与感。

伴随C11的到来,零跑又将迎来新一轮由量变而引发的质变。而前者也在通过自身愈发强大的产品力,愈发突出的性价比优势,展现出足够的胜负欲。

成为销量的“助推剂”

可以肯定的是,零跑C11正在用实际行动,获得诸多用户的认可,已然成为不争的事实。而它的到来,对于这家新势力造车企业层面的更大意义,则是提供销量的“助推剂”。

“到2025年,零跑的销量目标,将会是80万辆。为此,我们将持续投入计算中心建设,在智能化领域达到领先水平,尤其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车联网以及动力方面,持续打造核心优势。”

零跑2.0战略发布会上,朱江明面对所有人充满野心的说出了这样略显宏大的目标。能够作为论据支撑的根本,还是由于自2021年前半程开始,这家新势力造车已经展现出不断向上的决心。

不久前,其正式公布了6月位于终端市场所取得阶段性成绩。据相关数据显示,订单达到4,107辆,环比增长9%,2021年累计订单破2万辆,达21,515辆;6月,交付新车3,941辆,同比增长893%,环比增长23%,累计交付新车突破2万台,达21,744辆。

如此表现,可以说让零跑有了继续冲击头部梯队三强“蔚小理”的勇气。而从目前其产品构成来看,位于A00级市场表现亮眼的零跑T03,无疑承担了“主销任务”。

就某种程度而言,成功押中“风口”的T03,准确的切入了一片拥有巨大市场增量的细分市场,并获得了终端用户的认可,进而保证零跑的当下与未来,足够的稳定。

但问题在于,过往经验告诉我们,仅仅依靠一款A00级小车,无法令一家有着更大追求的车企走向更高的行业位置。而怎样品牌向上,进入更高的售价区间市场,零跑必须好好考虑。

因此,C11的到来,无疑肩负了这样的重任。而结合目前该车型的大定订单情况来看,可谓形势一片向好。由此不妨大胆预测,待其1月正式交付,产能爬坡逐渐完成后,零跑的单月销量,或将朝着7,000辆甚至10,000辆的里程碑所迈进。

看到这里,或许有人会质疑,作为C11一直以来最为直接的竞品,特斯拉ModelY刚刚推出了搭载宁德时代磷酸铁锂电池的标准续航版,售价进一步下探至27万元左右,是否将会使C11感到巨大的终端压力?

对此,朱江明并不惧怕,反而在专访中轻松的回答道:“首先Model Y从产品力来说,我们跟它的产品各有千秋。但是相比之下,C11在做工用料、舒适性配置、NVH表现,以及智能座舱的本土化落地,智能语音的控制能力,其实都要比前者更好。最重要的一点,要知道这些优势,都是建立在C11的最高配依然要比Model Y的最低配,便宜7万元的基础上。”

面对劲敌,创始人对于C11发自内心的自信,以及用户所给予的正向反馈,某种程度上也预示着这款车型正式交付后,足够光明与可期的前景。

总之,无论技术层面、产品层面、用户层面,零跑均展现出了想要在接下来这片机遇与风险并存的“蓝海”中,分羹的决心。而C11则是其截至目前,交出的最新一份答卷。

更为弥足珍贵的是,在助力C11顺利量产交付的过程中,因为诸多用户的参与,零跑与其之间的关系,也在变得亲密无间。

而接下来,我们也将愈发期待,C11究竟能够位于终端市场展现出多少威力。零跑,也将在成为一家“用户企业”的路上,继续深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