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资讯新闻_汽车行情推荐_汽车信息动态-橙果余汽车网

最新车内异味投诉榜单 Jeep、东风雪铁龙等品牌上榜

陈宣姿 141 0

“车里的味道怎么这么大?”

尤其是到了夏天,不少车主拉开车门都会闻到一股刺鼻的味道,究竟味道来源是哪,是否会对身体造成伤害?7月30日,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以下简称“中消会”)举办的“2021中国车内气味研究报告阶段性研究成果分享会”在京举行,车内气味阶段性研究成果正式发布。

车内气味来源复杂 健康需求难满足

随着消费者对于健康环保需求的日益增长,车内健康已逐步涵盖空气质量(包括车内异味和VOCs物质散发)、颗粒物过滤、噪声、禁限用物质、电磁辐射、微生物、防过敏等领域,其中车内异味是消费者对于车型健康环保品质的第一印象,已经成为影响消费者购车决策的重要因素。

对于企业而言,由于季节因素、供货周期、仓储条件等问题,部分企业量产车型气味性能差于研发或管控目标,长此以往将降低消费者信任度,影响企业品牌形象。而在技术层面,由于车内气味问题的复杂性,汽车企业在气味管控方面仍存在技术难题,难以满足消费者健康需求。

为深入分析行业车型气味性能现状,提供气味改善技术支持,降低消费者健康疑虑。2020年初,中消会指导中汽数据有限公司等行业机构、并联合天津医科大学等医学机构以及汽车相关企业成立了项目组,启动了《中国车内气味研究报告》编制工作。

车内异味投诉量高 部分车型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认可平台的调研结果显示,截止2021年6月底,我国车内异味累计投诉量高达27728宗。在汽车品牌投诉方面,自主、合资和进口品牌均有涉及,上汽大众、东风雪铁龙、Jeep(进口)和宝马等品牌均进入投诉榜单;从投诉车主所在地区来看,主要分布在广东省、江苏省和山东省,占据了全国3成以上的投诉量。

数据分析部分,2021年上半年完成10款车型的气味数据采集工作,并针对近两年的采集车型开展了整体车型气味结果分析和典型车型性能解析分析。

从整体车型气味结果分析来看,锁定的高风险气味物质主要是芳香烃类、醛类、酯类、醇类等物质;常温检测下,有32%车型的高风险气味物质数量超过5个;高温检测下,有36%车型的高风险气味物质数量超过14个。常温检测下,有64%车型的气味客观强度超过均值3.4级;高温检测下,则有48%车型的气味客观强度超过均值3.8级。在两种检测条件下,出现频率较高的气味类型是皮革味、发泡味、溶剂味和刺激味,个别车型出现了油漆味等消费者极为反感的气味类型。

中消会认为,车内异味是影响消费者购车的重要因素,汽车企业应当持续关注。从上述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行业VOCs八项物质达标情况不容乐观,汽车企业应继续加大车内空气质量管控力度,保证产品合规。此外,行业车内气味性能水平仍有提升空间,个别车型表现为油漆味等消费者极为反感的类型,容易引起异味投诉,应重点管控。

接下来,中消会将携手中汽数据等行业组织、医学机构以及汽车相关企业持续深入开展车内空气质量技术研究工作,定期发布相关研究成果,帮助汽车企业提升车内气味管控技术,为实现汽车行业绿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