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与坏是相对的,比亚迪有比亚迪的“好”,特斯拉有特斯拉的“好”。
比亚迪好,主要是技术扎实可靠,性价比高,电池技术领先。比亚迪的这些长处相对于特斯拉来说优势不是特别明显,对于高端消费者的决策影响有限。
特斯拉好,主要体现在品牌时尚、档次高,造型漂亮,还有就是自动驾驶、交互体验、OTA等软的部分。
这些因素是特斯拉的长处,却是比亚迪的短处。
造型可以很快追上,软件能力部分也可以较快提高,但品牌是短期内难以撵上的,品牌基因不同,品牌背书也不同,品牌性格和形象的改变是很难的,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和持之不懈的努力。
我觉得,比亚迪要想突破,可以参考华为手机的案例。当年华为手机也是low的不行,运营商定制机,消费者都看不上,但通过七八年的努力,华为手机在产品力和品牌力方面都实现了质的突破,成为能够与苹果、三星抗衡的高端三巨头之一。
华为实现品牌突破的关键是技术、产品体验以及品牌打造。
我认为比亚迪若想成为汽车界的华为,也要走这一条路。
从目前看,技术方面比亚迪已经开始有领先优势了,但软件部分还有待加强。产品体验也还要继续提升,同步要持续加强品牌营销投入,改变以前那种太low的形象,逐步改变受众对于比亚迪的固有印象。
从目前的销量来看的话,特斯拉目前确实一枝独秀。按照几年前的新能源市场来看,甚至一年前的市场来看,消费者可以选择的车型实在寥寥无几,进口车——特斯拉,国产传统车企——比亚迪、广汽、北汽,国产新势力——蔚来、小鹏、理想、威马、哪吒等等,把这几个品牌放在一起,爱面子的小伙伴拿脚选也会选特斯拉。
原因来看:一是进口品牌,逼格够,产品力也相当可以,去试驾过的人应该有发言权,特斯拉的车开起来还是好开的,尤其自动驾驶的算法,在近期华为北汽arcfox出来之前可以说是一骑绝尘;
二是特斯拉及创始人马斯克的饭圈文化,和其他传统车企不一样的是,特斯拉公司的宣发费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他走的是偶像化路线,通过发射火箭啦、改变地球啦、科学家企业家啦,各种在马斯克个人上的投入,让他不断地偶像化,消费者与其说买的是特斯拉汽车,不如说是支持马斯克各种天马行空的梦想,这种营销对现在的年轻群体还是很有效的(新势力的蔚来有点类似这种感觉)。
三是价格因素,以model3举例,从进口版动辄三四十万难以企及的豪华车价格,一路经历国产化、降价“割韭菜”,直降到25万不到的入门级价格,那有点小钱的购车群体一下就蠢蠢欲动了,用二十出头的价格买辆原来的豪华品牌,还是很有诱惑力的,说白了还是面子的问题。反观国产新能源比亚迪,初代车型大多廉价,沦为网约车专属,随着这几年的发展,才慢慢从十几二十万的定价慢慢爬升起来,比如去年上市的高端大型轿车“汉”,逐渐抢占高端二十五到三十五万的市场。正如这次上海车展可以看到的新能源市场的蓬勃景象,但消费者习惯了国产品牌二十万不到的区间,需要时间来适应你的高端品牌,所以在这个适应阶段,特斯拉还是具有相当的诱惑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