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产评论家蔡为民在参加杭州湾论坛时提出:“产城融合”是杭州湾成型的“最后一里路”,也就是产业链和城市群的磨合。
杭州湾如今走的就是产城融合模式,从“十二五”开始,各地政府纷纷提出“产城融合”的概念,要求产业与城市功能融合、空间融合,“以城促产,以城兴产,产城融合”。
杭州湾新区在成型期向成长期的过渡中,完美契合产城融合“三为主”的发展宗旨,逐渐成长为以生态环境为依托、以现代产业体系为驱动、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融合、多元功能复合共生的新型城区。
杭州湾新城实拍
据官方统计,11年来,杭州湾引进产业项目累计达413个,总投资约4090亿元,共计引进26家世界500强企业的投资项目45个,地区生产总值、规上工业总产值、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速分别为23.9%、18.5%、29.2%,成为长三角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区域之一。(数据来源:杭州湾新区发布)
吉利工厂航拍图
在引进了上汽大众、吉利汽车两大整车企业后,杭州湾新区目前拥有大众、斯柯达、领克、吉利、smart、极氪等六大整车品牌,集聚包括法国佛吉亚等9家世界500强在内的160多家汽车关键零部件企业,形成从汽车零部件开发、整车制造到汽车后服务的全产业链。2020年,新区生产整车54万台,实现产值934亿元,未来,新区汽车产业目标产值4000亿元。(数据来源:杭州湾新区发布)
新产业的深度融通正形成新经济增长合力。
在强大的汽车产业基础上,随着5G信号逐步全覆盖,5G车联网在吉利汽车等汽车终端的应用,将驱动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智造的“蝶变”,为千亿级汽车产业集群增添新“引擎”。
在杭州湾新区,以汽车产业为龙头,以新材料、高端设备、智能家电三大产业为支柱,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通用航空、节能环保四大新兴产业为补充的“1+3+4”产业集群已经雏形显现。
杭州湾医院
引进外资、引入新技术产业,杭州湾新区在全球开放的战略布局中已“练兵秣马”。
2020年12月,宁波前湾综合保税区通过现场封关验收,成为助力宁波对标自贸港、建设自贸区的“关键一步”,更是杭州湾成为宁波对接上海“桥头堡”的实质飞跃。
在“十四五”规划中,将“高标准打造前湾新区”前置;“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江三角洲区以一体化三大国家战略在新区交织,同时杭州湾又被宁波寄予厚望:打造“世界先进制造业基地、沪浙高水平合作引领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标志性战略大平台……”
杭州湾新区夜景
从产业高度来看,杭州湾已经引进了26家世界500强企业,共45个项目,总投资超1600亿元。吉利、大众、联合利华、联想、博世、软银、上汽、首钢、方太等国内外龙头企业,中科院宁波材料所杭州湾研究院、复旦大学宁波研究院等研发平台,共同形成了高端产业集群,带来了充沛的发展活力和创新动能,并引入了6.6万余人才,高层次人才达6000余名。
截止2020年,杭州湾新区常住人口约32余万人。虽然相较于余姚、慈溪,还有不小的差距,但不可否认的是,4年时间,约10万人,近43%的增长率,已经是比较可观的,随着人口基数越来越大,如果能继续保持这样的高增长,人口目标实现将超额或是超前完成。
按照发展目标进度,至2025年规划总人口为80万人;至2035年规划总人口125万人,这意味着对于各项配套的需求也同样会不断增加。
宁波前湾上海世界外国语学校示意图
除此外,杭州湾新区的生活配套也在不断提升,如今论商业,有世纪金源购物中心、利时广场、奥特莱斯(规划)、海泉湾运动休闲购物Mall(在建);
论医疗,有宁波单体投资额高的医院、余慈+前湾地区唯一的三甲医院——宁波市杭州湾医院;
论教育,宁波前湾上海世界外国语学校计划明年就将开学,还有海韵小学、世纪城实验小学、滨海小学、宁波科学中学等满足就学需求;
包括宁波杭州湾国家湿地公园、海天一洲、方特东方神画、海皮岛乐园和在建的熊出没小镇提供的文旅配套的升维,这样的密集度在宁波其他区域几乎是没有的,杭州湾的宜居性已经越来越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