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资讯新闻_汽车行情推荐_汽车信息动态-橙果余汽车网

发布钠离子电池的宁德时代会改变市场格局?对上下游有何影响?

陈曦杨 141 0

7月29日下午举行了钠离子电池新闻发布会。最近,资本市场对钠离子电池的热情也持续高涨。钠离子电池的正式上市能否改变市场格局?对上下游有何影响。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逐步崛起,相关产业的发展速度逐渐加快,技术越来越强。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硬件部件,不仅是新能源汽车里程的基础,也是支撑新能源汽车智能装置必不可少的中央能源。

日前,切迪发布了比亚迪与北极狐的碰撞实验,这使得观众将注意力集中在刀片式电池火灾上。然而,在散热之前,钠离子电池在宁德era中释放。这让我隐约感觉到“这就是所谓的降维攻击”。

我们之所以能想到是降维打击,最直观的原因是钠离子的成本优势,只要学过化学的人知道我们吃的盐的化学成分是氯化钠,海洋几乎是无穷限多的钠离子储库,与主流锂电池相比,钠离子电池更安全。

钠离子电池的主要优势:

1、资源优势

钴、镍这些矿产彷佛锂电行业的咽喉,谁把控了矿产,谁就掌握了话语权;而把握不了这些矿产,那就可能被卡脖子。我国作为锂电大国,自有的钴镍矿根本满足不了消费需求,需大量进口,资源安全难以保障。

再者,陈立泉院士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的讲话中提过:“全世界的电能都用锂离子电池储存,根本不够,钠离子电池是新电池首选。”锂、钴、镍本身的储量就是有限的,不一定足以支撑锂电行业顺利迈向TWh时代。

反观钠离子电池所需的矿产资源,钠的地壳丰度达到2.74%,是锂元素的400多倍,资源储量丰富,且分布广泛,毕竟有海水的地方就有氯化钠。再者,钠离子电池正极不需要用钴、镍这些稀有贵金属,资源受限的烦恼一下就少了很多。

2、成本优势

材料成本在电池成本中占大头。随着电动汽车、储能等领域的锂电需求快速增长,锂资源愈发紧张,锂盐价格也就水涨船高。去年电池级碳酸锂最便宜时一吨还不到四万元,今年一下就涨到八、九万一吨。钠盐比锂盐便宜得多,而且钠离子电池可以不用钴、镍这些稀有贵金属,还能用比铜箔更便宜的铝箔做集流体,材料成本预计会比锂离子电池低30-40%。

此外,由于钠离子电池与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电池结构类似,锂电的产线设计稍作调整便可用于生产钠离子电池。对于像宁德时代这样的锂电玩家,改改自己现有的产线就能造钠离子电池了,能省下不少买设备的钱。

当前,钠离子电池还处于产业化的起步阶段,有研究机构认为,钠离子电池当前的产业进程相当于是2013-2014年的锂离子电池。产业链不完善、规模效应未形成,是目前钠离子电池价格优势不明显的原因。但如果以后有更多的企业参与进来,钠离子电池的成本优势定会在价格上更充分地体现出来。

3、安全优势

钠离子电池安全性能好,体现在测试环节,表现就是能在针刺、挤压、过充、过放等安全项目测试中做到不起火不爆炸;而在运输环节,则表现为可以实现0V运输,降低电池运输的安全风险。

锂离子电池用铜箔作为负极集流体,当处于低电压时,铜箔易氧化,导致电池性能衰减及电池失效。为避免出现这种问题,锂离子在运输前,一般要把电量充到80%以上。相比低电量电池,高电量电池的运输风险更高。

而钠离子电池用稳定性更好的铝箔做负极集流体,不用担心电压低导致电池性能衰减、失效的问题,所以可以在运输前将电量完全放空,保障运输安全,又不影响后续的电池性能。

我认为,钠离子电池可以和锂离子电池一起消化电池需求这个越来越大的蛋糕,这样才能让整个社会的能源转型来得更顺利一些。

不过钠离子电池的研究客观的说还是初中级阶段。因此很明显钠离子电池尚不能满足于汽车内置电池的使用。但是因为低成本的优势以及钠离子的特性,钠离子电池在储能方面可以说可能是目前最具有性价比和安全的一种方案。

在世界范围来说,白天的电力产能相对来说浪费的比较少,在夜间因为电力消耗减少电能溢出的就比较明显。特别是以潮汐和水利发电的环境下,钠离子电池的储能方面功能就显得十分值得关注。把多余的电能储存起来,无论在经济上和环保方面都极具积极意义。

宁德时代的一小步,可以看作是全球能源革新的一大步。大规模的储能设施不仅有助于在资源方面减少矿物能源的使用,而且遇到灾害救援的时候,也可以通过运输的方式快速的提供更多的能源储备,为争分夺秒的救援增添更多的保障。

更多新能源电池咨询关注“电池联盟”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