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车出行
安全务必放在第一位
不管“新手”还是“老司机”
恶劣天气行车更要注意安全
安全出行提示
1、检查轮胎状况
出车前要注意检查好车辆的雨刮器、刹车、各种灯光、转向等是否正常。
2、及时解决视线不清的问题
若前挡玻璃上产生雾气模糊了视线需要打开空调的制冷开关,用冷风吹风挡玻璃,这样能迅速使视线清晰。
后挡风玻璃出现雾气时,需打开后挡风玻璃加热器,尽快消除雾气。如果发现雨刷器扫水不彻底,务必及时更换雨刷。
3、正确使用灯光
无论白天黑夜,雨雾天行车时务必打开近光灯和示廓灯。
如遇雨势过大或者雾气太重路面能见度不佳时,要打开雾灯。远光灯会形成炫目的光幕,应避免使用。
双闪只应用在停车或者紧急刹车的过程中以提醒后车,正常行车时不应随意打开,否则会让视线不佳的后车无法辨清前方车辆的转向/变道意图,也难以提前发现恶劣天气下因各种原因停在路上的车辆。
4、保持车距
车辆在湿滑路面上的制动距离可以达到干燥路面制动距离的3倍,因此务必保持和前车的车距。
根据车速的不同,最少应保持两个车身以上的车距,防止与前车发生追尾事故,如果后车跟车过紧,可以打开双闪警示灯提醒后车。
5、低速高转通过积水区
通过积水处时应用低挡行车,稳住油门,不可中途停车、换挡或急转方向。
即便使用空挡也要不断地轰油门,保持发动机的排气压力高于水压,这样就可以避免汽车排气管回流进水,使排气系统受损。
如果水深没过车轮中心或没过排气管最好不要通行,避免在通过时发动机熄火。
6、雨后检查
恶劣天气下车辆涉水行车或停车泡水,最容易受伤的部位就是发动机变速箱了。因此无论是涉水还是泡水,车辆都需要在二次使用前做一次详细的发动机检查工作,包括4个部分的检测:检查进气系统、检查机油、检查火花点火系统与缸内、测试缸压。
遇积水如何应对
涉水前观察水深,若水位达到保险杠或轮胎三分之二处,涉水行驶就会有危险,应尽量绕行,勿强行通过。
要低档匀速行驶,避免因速度快激起的水花从机舱或底盘进入驾驶室。勿中途停车、换档或松油门,应以低档位匀速通过。
如果在涉水途中熄火,不可再次启动。涉水后连续轻点几次刹车,通过摩擦生热使刹车片上水分挥发,以免影响刹车性能。
在通过积水路面时,车辆熄火或车辆落水,车内人员被困,怎么办?
首先,趁水位线还没到达车窗玻璃的最低点,千万不要直接开门!水压很大,基本是打不开的,就算大力出奇迹打开了,后果是洪水会瞬间灌满你的车,然后,车会加速沉底。此时最好的逃生方式是赶紧摇下车窗,解开安全带,从车窗逃生。
如果水位线的涨幅已经来不及摇下车窗了,从两边的玻璃下手。记住千万不能敲前窗玻璃!它是用来抵抗水的冲击力的。两个办法,用脚踢窗户的顶部,或者把座位上的头枕拿下来敲玻璃和门的下方连接处,后者能快速敲破车窗逃生。另外,敲碎车窗的瞬间一定记得憋口气,以及车内如果有很轻又易浮起的东西,记得抓在手里,便于从车窗逃出去后能快速浮起来。
如果公交车、面包车等在积水较深的地道桥、涵洞发生意外,乘客一定不要慌张,要听从司机的指挥,积极展开自救。最有效的逃生方式,就是拿到身边的坚硬物品,对天窗进行猛砸,砸破天窗,或者第二种方法,拿到身边坚硬的物品,对天窗的边缘进行撬,撬开以后我们就可以破窗逃生。当车上所有的人员都安全转移到车顶或其他没有漫水的位置后,再拨打电话进行求救。
来看个视频学习吧~
最强暴雨!牢记安全避险四字口诀!
来源:松原交警宣传
编辑:贾子贺
审核:姚晓东 赵妍
监制:陈雪